2025 年 9 月 9 日,《2025 闲鱼潮玩消费洞察报告》的发布,为我们揭开了国内潮玩市场的全新图景。曾经局限于小众圈层的潮玩文化,如今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大众消费领域渗透,交易数据的爆发式增长、本土 IP 的强势崛起、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转变,共同勾勒出这个年轻市场的蓬勃生命力。
交易数据 “狂飙”:潮玩从小众走向大众的硬核证明
2025 年潮玩市场的爆发,首先体现在一组极具冲击力的交易数据上。报告显示,仅二季度,闲鱼平台的潮玩订单量同比提升 330.2%,交易额增长更是达到 309.7%。这一近乎 “翻倍式” 的增长,不仅打破了潮玩 “小众爱好” 的固有标签,更印证了潮玩文化已成功跨越圈层壁垒,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愿意买单的时尚消费品类。
而支撑这一增长的,是潮玩本身独特的产品属性。作为以潮流文化为内核,由设计师和艺术家注入创意与内涵的玩具,潮玩涵盖盲盒、大娃、吊卡等多种类型。其中,产品的随机性与隐藏款的稀有属性,不仅激发了消费者的收藏欲,更催生了旺盛的转售与交换需求,为潮玩交易市场的繁荣奠定了基础。
本土 IP “霸榜”:从 “外来和尚” 到 “国货当家” 的市场转向
在潮玩市场爆发的背后,一个显著的变化是本土 IP 的强势崛起。报告明确指出,2025 年国内潮玩市场已由中国原创 IP 主导 —— 上半年仅有 4 个海外 IP 进入潮玩销量榜前 20,海外 IP 占比从 2024 年的 30% 下滑至 20%,本土 IP 的主导地位愈发稳固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本土新 IP 的 “逆袭” 速度。近两年,国内设计师创作的新生代潮玩 IP 销量排名大幅跃升:2025 年,星星人上升 15 位,WAKUKU 酷酷豹更是惊人地上升 168 位;2024 年,Zorra 也上升了 56 位。这一系列数据不仅证明了潮玩市场对本土设计的高接受度,更凸显了本土新 IP 快速捕获消费者兴趣的能力。相比之下,《甄嬛传》《哪吒》等内容型 IP 则受作品热度波动影响,商品销量稳定性较弱,进一步反衬出本土原创 IP 的市场潜力。
越 “不乖” 越畅销:潮玩成年轻人的 “精神代餐”
在 IP 偏好上,2025 年潮玩市场呈现出一个鲜明趋势 ——“反骨” IP 更受青睐。报告研究过去三年闲鱼平台销量 TOP100 的潮玩 IP 发现,THE MONSTERS(LABUBU)、Hirono 小野、哪吒、Zsiga 等具备 “叛逆不羁”“冒险好奇” 特质的 IP,销量持续攀升。
这一趋势的背后,是潮玩作为 “情绪消费” 的本质属性。不同时期的畅销 IP,往往反映出消费者的情感投射。相比过去,当下的年轻人更愿意为 “反骨” 买单,本质上是通过这类 IP 释放职场与生活中的压力,寻求精神层面的共鸣与慰藉。正如报告所指出的,潮玩类轻 IP 自带的轻松治愈属性,恰好契合了当下年轻人释放压力和即时满足的需求,让潮玩成为不少人不可或缺的 “精神代餐”。
95 后、00 后职场女性成主力:“以玩养玩” 构建生态闭环
从消费人群来看,2025 年潮玩市场的用户画像愈发清晰。报告显示,闲鱼平台月均潮玩消费人数同比增长 43.4%,人均单次潮玩消费金额达 218 元。与受众年龄更低的 “谷圈” 不同,潮玩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 95 后及 00 后职场年轻人,且女性占比高达 70%。这一群体既有一定的消费能力,又愿意为兴趣买单,成为推动潮玩市场增长的核心力量。
而在消费模式上,“以玩养玩” 已成为闲鱼潮玩生态的典型特征。由于潮流迭代速度快、用户喜好易转移,潮玩消费者常常经历 “入坑” 与 “退坑” 的循环。不少玩家会将自己闲置的潮玩商品转让出去,再用所得资金购入新的潮玩,通过这种 “循环消费” 模式持续参与潮玩收藏。数据显示,过去一年,在闲鱼潮玩圈层 “既买又卖” 的用户规模增长了 4 倍。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消费者的收藏成本,更盘活了闲置潮玩资源,构建起 “购买 - 收藏 - 转售 - 再购买” 的生态闭环,进一步促进了潮玩市场的可持续发展。
从交易爆发到本土 IP 崛起,从 “反骨” 偏好到 “以玩养玩”,2025 年的潮玩市场已不再是简单的 “玩具买卖”,而是形成了一个融合文化、情感与消费的完整生态。随着本土 IP 持续发力、年轻消费者需求不断升级,这个充满活力的市场未来还将释放更多可能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