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玩赛道热度攀升:多家上市公司各显神通,谁能孵化下一个 “LABUBU”?

潮玩赛道热度攀升:多家上市公司各显神通,谁能孵化下一个 “LABUBU”?
随着潮玩行业从小众圈层加速渗透至大众消费市场,赛道竞争愈发激烈。近期,泡泡玛特、名创优品、布鲁可、奥飞娱乐等涉足潮玩及文化娱乐领域的上市公司密集披露 2025 年半年报。尽管这些企业在业务定位、核心竞争力及 IP 布局深度上存在差异,业绩表现呈现明显分化,但整体来看,潮玩赛道的增长潜力与 IP 商业化的多元路径已逐渐清晰。

 

从行业整体数据来看,2025 年上半年上述 8 家上市公司总营收达 382.98 亿元,同比增幅 42.86%;归母净利润 65.56 亿元,同比大幅增长 180.5%。这一数据既体现了潮玩行业的整体活力,也反映出不同企业在赛道中的发展态势差异。
 

泡泡玛特领跑行业,LABUBU 成核心增长引擎

作为潮玩行业的头部企业,泡泡玛特上半年业绩表现堪称 “惊艳”。公司实现营收 138.8 亿元,同比激增 204.4%;归母净利润 45.74 亿元,同比涨幅更高达 396.5%,营收与净利润双双超过 2024 年全年水平。其中,旗下爆火 IP LABUBU 所属的 THE MONSTERS 系列贡献突出,上半年营收 48.1 亿元,同比增长 668.0%,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从 2024 年的 23.3% 提升至 34.7%,成为拉动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。

 

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对 LABUBU 的商业价值充满信心,直言 “金矿的挖掘才刚刚开始”,并表示公司原本计划 2025 年实现 200 亿元营收,目前看来突破 300 亿元难度不大。除 LABUBU 外,泡泡玛特旗下 MOLLY、SKULLPANDA、CRYBABY、DIMOO 等 IP 上半年营收均突破 10 亿元,HIRONO、星星人等 13 个 IP 营收也顺利破亿,IP 矩阵的多元化优势持续凸显。此外,公司上半年毛利率提升至 70.3%,创历史新高,产品溢价能力进一步增强 —— 此前线上发售的迷你版 LABUBU 搪胶毛绒公仔迅速售罄,电商平台二手成交均价较官方售价溢价 68%,足见其 IP 号召力。
 

布鲁可海外扩张亮眼,拼搭玩具成主力

有 “中国版乐高” 之称的布鲁可,2025 年上半年同样交出了亮眼答卷。公司专注于拼搭角色类玩具的研发与销售,拥有 “百变布鲁可”“英雄无限” 两大原创 IP,同时拿下奥特曼、变形金刚、漫威英雄等 50 余个全球知名 IP 的非独家授权,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,其已成为中国最大、全球第三大拼搭角色类玩具企业。

 

上半年,布鲁可实现营收 13.38 亿元,同比增长 27.9%;归母净利润 2.97 亿元,同比增幅 214.97%,成功实现扭亏为盈。其中,拼搭角色类玩具收入 13.25 亿元,同比增长 29.5%,占总营收比重高达 99.1%,成为绝对主力业务。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,公司已将 19 个 IP 商业化,推出 925 种 SKU,前四大 IP 产品收入占比均超 10%,合计贡献 83.1% 的营收,IP 变现效率显著。

 

值得一提的是,布鲁可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,上半年海外收入同比暴涨 898.6% 至 1.11 亿元,主要来自亚洲(不含中国)和北美地区,美国与印度尼西亚成为海外收入最高的两个国家。随着海外渠道的持续渗透,其 IP 影响力有望进一步向全球扩散。
 

名创优品 TOP TOY 高增长,奥飞娱乐承压调整

与泡泡玛特的 “自有 IP 高毛利” 模式不同,名创优品采用 “授权 IP + 签约艺术家 IP” 的策略,以性价比覆盖大众市场,旗下专业潮玩品牌 TOP TOY 成为业务增长的重要突破口。2025 年上半年,名创优品集团实现营收 93.93 亿元,同比增长 21.1%;不过受整体成本及业务结构影响,归母净利润 9.06 亿元,同比下滑 22.6%。

 

但 TOP TOY 的表现格外抢眼,2025 年第二季度营收 4 亿元,同比大增 87.0%,门店总数已达 293 家,且获得淡马锡领投,投后估值约 100 亿港元。名创优品集团董事会主席叶国富明确表示,TOP TOY 定位专业潮玩,价格高于集团自有潮玩品类,二者形成差异化互补。目前,名创优品已与迪士尼、三丽鸥等国际 IP 合作,并签约 9 位潮玩艺术家(包括爆火 IP “右右酱” 的设计师),计划年内进一步扩大签约规模,为 IP 储备注入更多活力。

 

相比之下,奥飞娱乐上半年面临较大增长压力。作为以 IP 为核心的全产业链平台,奥飞娱乐核心用户覆盖婴幼儿、儿童及年轻人群体,业务涵盖 IP 内容、玩具、婴童用品等,但 2025 年上半年营收 11.98 亿元,同比下滑 8.17%;归母净利润 0.37 亿元,同比下滑 32.71%。从业务板块来看,婴童用品收入 5.87 亿元(占总营收 49.00%),同比下降 2.88%;玩具销售收入 4.59 亿元(占总营收 38.30%),同比下降 5.20%;影视类收入 1.41 亿元,同比下降 22.22%,三大主力业务均出现下滑。不过,公司仍在积极调整产品结构,上半年推出 “超级飞侠”“铠甲勇士” 衍生玩具、“变形金刚” 超可动人偶等产品,下半年计划开拓 “超级飞侠” 新产品线及奥特曼系列积木人,试图通过 IP 新品拉动业绩回升。
 

晨光、乐华跨界布局,行业玩家持续扩容

除了上述专注潮玩或泛娱乐领域的企业,传统文具龙头晨光股份也在加速布局 IP 业务。2025 年上半年,晨光股份受出生率下降、传统文具需求放缓影响,营收 108.09 亿元,同比下滑 2.19%;净利润 5.57 亿元,同比下滑 11.97%。为应对增长压力,公司将 IP 战略提升至重要位置,旗下中高端文创零售品牌九木杂物社成为转型关键 —— 上半年九木杂物社实现营收 7.56 亿元,同比增长 9.49%,IP 类产品(二次元、谷子及周边)的资源投入与销售占比显著提升,有效吸引年轻消费群体。据研报分析,晨光股份正将产品线从文具拓展至徽章、立牌等潮玩品类,并借助近 7 万家传统渠道铺货,有望推动业务迎来拐点。

 

乐华娱乐则凭借 “艺人 + IP” 的独特优势切入潮玩赛道。2025 年上半年,乐华娱乐营收 4.14 亿元,同比增长 19.05%;净利润 0.58 亿元,同比增长 88.66%。公司通过子公司与潮玩企业 Letsvan 合作成立 “与华同行” 平台,孵化运营 WAKUKU 等潮玩 IP,其中 WAKUKU 自 2024 年底推出后,在明星宣传助力下快速打开市场。同时,艺人小卡成为衍生品增长亮点,上半年潮玩板块及艺人小卡所属的 IP 运营业务收入 2060.6 万元,同比增长 128%,为公司开辟了新的收入增长点。

 

此外,行业新玩家仍在持续入场。2025 年 5 月,万达电影全资子公司联合中国儒意子公司出资 1.44 亿元投资潮玩企业 52TOYS,后者已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,2024 年营收 6.30 亿元;卡牌龙头卡游也两度冲击港交所,2024 年营收达 100.57 亿元,进一步丰富了潮玩赛道的业态。
 

行业前景广阔,IP 玩具成核心增长极

灼识咨询数据显示,2024 年中国 IP 玩具市场规模达 756 亿元,占中国 IP 衍生品市场的 43.4%;国联民生研报指出,潮玩业务具备逆周期增长韧性,2024 年全球 IP 玩具市场 GMV 达 5251 亿元,2020-2024 年复合年均增长率 9%,其中中国市场 GMV 756 亿元,同期复合增长率 11.7%,预计 2024-2029 年中国市场复合增长率将提升至 17.2%,且 IP 玩具在 IP 衍生品市场的占比有望在 2029 年达到 49.9%。

 

在行业高速增长的背景下,无论是泡泡玛特凭借成熟 IP 矩阵持续领跑,布鲁可依托海外扩张打开增量空间,还是名创优品、晨光股份、乐华娱乐等跨界玩家加速布局,都在围绕 IP 商业化探索差异化路径。随着更多优质 IP 的涌现与运营能力的提升,谁能成功孵化下一个 “LABUBU”,或许将在未来的潮玩竞争中占据更关键的位置。

有你的评论更精彩

相关文章

娃娃搪胶好还是硅胶好?
2025-09-14

娃娃搪胶好还是硅胶好?

关于买娃娃时选择硅胶好还是搪胶好,具体选择取决于您的需求和偏好。硅胶娃娃和搪胶娃娃各有优缺...

你可能误解搪胶了
2025-08-05

你可能误解搪胶了

潮玩世界千奇百怪,富有想象力的设计师们利用玩具作为媒介,表达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。在抽象的设...